□本報記者劉百軍
  筆直的水泥路、雄偉端莊的村莊門坊、路面清潔乾凈、路旁花草鮮艷。這就是洱海之源的鄭家莊村民小組,隸屬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三營鎮共和村,全村125戶、525人。
  在鄭家莊,漢、白、藏、彞、傣、納西、傈僳7個民族長期融洽相處,民族之間從未發生過矛盾。這裡多年保持“零上訪”,24年沒有一起刑事案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2014年12月9日,夜幕降臨,村莊安靜下來。鄭文虎等3名治安聯防隊員開始了當夜的第一輪巡防。這一治安聯防制度在鄭家莊已堅持24年。8000多個夜晚,全村青壯年輪流值班,風雨無阻。24年裡,鄭家莊村沒有發生過一件治安和刑事案件,沒有發生過一起社會不穩定事件。
  “群防群治工作為鄭家莊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是大理州基層基礎建設的生動實踐。”洱源縣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趙汝恭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為進一步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建設平安大理,全面推進美麗幸福新大理建設,2014年以來,大理州黨委政法委根據調研,緊緊抓住基層基礎建設這一工作重點,按照“集中辦公、綜合服務、統一交辦、歸口調處、跟蹤督辦、限時辦結”原則,在鄉鎮原綜治維穩中心、社會矛盾調處中心基礎上組建了鄉鎮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
  “在鄉鎮設立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由鄉鎮分管政法綜治維穩工作的副書記(副鄉鎮長)任中心主任,負責全面工作,人員由綜治維穩、信訪、司法和網格巡查員等組成,中心人員集中辦公;對群眾申請調解事項、訴求等統一受理、分類辦理;中心對交辦的案件辦理情況適時跟蹤,加強督促檢查,承辦單位和人員應在規定時限辦結。”大理市銀橋鎮黨委副書記、鎮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晶說。
  在鄉鎮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之下,大理州進一步整合鄉鎮警務資源,推進治安、交警、消防工作力量“三警合一”,全面推行和加強村(社區)警務站(室)建設,充分發揮公安部門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專業職能作用。
  大理市公安局彎橋派出所所長自磊告訴記者,2014年10月,該所按照上級要求,積極改革完善派出所警務運行機制,率先實行派出所、交警和消防“三警合一”,努力實現“一警多能”。完成了交警、消防中隊建設,中隊長各由一名副所長兼任,最大限度優化警力配置。交警、消防中隊抓好宣傳發動、監督檢查等基礎工作,提高村民交通、消防安全意識;整合派出所輔警力量,輔警集巡防、交通、消防於一身,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問題。
  “‘三警合一’工作模式運行以來,轄區內實現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過境公路未發生群死群傷、影響惡劣的交通事故,未發生影響大、致人死亡的火災事故。”自磊說。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多年來,大理州委政府積極引導,讓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職能作用有效發揮出來,部分村居在徵地拆遷等難題面前走出了一條光明坦途。
  荷花村村委會副主任楊啟佐告訴記者,從2003年起,荷花村所屬兩千多畝耕地先後被徵用,每個村民小組都獲得了上千萬元的土地補償金。面對4億元的土地徵用補償金,如何才能科學合理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將資金分配好、利用好,確保失地農民不失利。村兩委經過思考和反覆論證,立足荷花村屬城鄉接合部的區位優勢,提出了“一組一項目、一村一品牌”的發展思路,決定通過發動村民入股、合作開發等形式,整合土地補償金,實現資金增值,讓村民獲得長期穩定收益。
  “徵地拆遷的10餘年間,荷花村沒有一戶上訪,村集體資產逐年保值增值,入股村民除了自己家庭的經營收入外,還能定期獲得村集體資產數目可觀的入股分紅。”楊啟佐說。
  記者瞭解到,由於村集體資產效益好,從2004年至今,該村對優秀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人每年實行300至2000元獎勵,對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給予2400至12000元生活補助;從2005年起,由村集體出資為全體村民辦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投入20多萬元購置了機動泵、水槍、乾粉滅火器、消防服裝等消防設施,組建了16人的義務消防隊;由於村裡留守老人、婦女、兒童較多,為保障治安穩定,給村民創造一個安居環境,村裡安裝了500多個攝像頭,把每個角落都納入治安監控範圍,2012年技防攝像頭安裝後基本沒有治安案件發生……
  (原標題:鄭家莊24年刑事“零發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tqzujrxg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